過去三年的抗疫工作,創新科技的確填補不少服務缺口,同時為社會服務帶來很多啟發。尤其是第五波疫情中院舍爆疫,醫院不勝負荷,院舍實行遙距醫療服務、視像探親、機械人消毒噴灑系統等等;學校停課,本處兒童復康服務、幼兒教育服務等亦運用VR、AR製作不同教材套以進行線上訓練。即使整個城市在隔離狀態下,世界依然運轉,我們深深明白站在前線絕不能停下來;如今社會復常後,我們亦要認真思考如何走得更前。
未來的城市是怎樣呢?現時政府力推的兩個策略性增長區,包括新一代核心商業區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」及以創科產業為中心的「北部都會區」,兩項目同樣打着智慧宜居的旗號。除了新市鎮,當然還有舊區重建項目。我們大概能夠想像未來會有很多新型社區,人口流動亦有新的變化。未來的社會除了會出現很多新常態,同時會遇見更艱巨的挑戰。社福界要在創新思維及科技應用上積極裝備,數碼轉型並以智慧社會服務為方向,方能回應社會未來的需要。
今期《清音》以社會創新(社創)與科技為題,集合社福界、學者、IT領域專才的知識,及推動「社創科」的經驗,一方面檢視現時社福機構在創科應用上的痛點與難處,繼而探討社創科技可為社會服務創造的可能性。
詞與物
如是說
敬啟者
深度分析
服務介紹
本季記事
同行者
鎂光燈外:專訪演員梁仲恆